編者按:原則是什么意思?生活中會重復遇到相似的問題,在瑞達利歐的《原則》一書中,作者闡述了如何在生活和工作處處貫徹原則,以實現高效的人生。
做思想開放的人——《原則》讀書筆記
《原則》一書是橋水基金的創(chuàng)始人瑞達利歐的著作,在這本書中,達利歐講述了他賴以成功的自我管理原則和公司治理原則。其中有幾個核心原則,引起了我強烈的共鳴和反思,特與大家分享。

他認為個人應保持頭腦極度開放。頭腦封閉的人不喜歡別人挑戰(zhàn)自己的觀點,頭腦開放的人則喜歡通過爭論來化解分歧。頭腦開放的人善于換位思考、主動去理解別人;而頭腦封閉的人容不下兩種相悖的觀點,難以消除潛意識中的自我防衛(wèi)機制。極度開放的大腦能夠使人擺脫成見,凡事不再先入為主,讓有邏輯、有理想的“你”戰(zhàn)勝情緒化的“你”。人們的性格不盡相同,有些人習慣線性思維,另一些人習慣發(fā)散思維,要克服個人天生的思維盲點,就應該保持開放的頭腦來聽取別人的意見。其次,個人應克服自尊心障礙。所謂自尊心障礙,指的是大多數人會因為自己的自尊心作怪,擔心收到別人攻擊,拒絕別人的批評,害怕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。達利歐認為,這種防御性、情緒化的反應抵消了成長、進化的欲望,讓我們裹足不前。人非圣賢,誰都不是天生的思想者,只有在擁抱現實的過程中,經過一次次痛苦的歷練,才能實現自我的進化。職場上,應保持極度求真、極度透明。極度求真,要求員工保持積極開放的心態(tài),自己正直、也要求別人正直,形成一種有話在當面說、不在背后議論他人、人人擁有知情權、無人可以隱藏批評意見的環(huán)境。當然極度透明并不是說公開一切信息(如員工薪資這種個人隱私信息),但確保公司上上下下聽到的、看到的是真實的,這是至關重要的。此外,公司要有容錯和包容機制,以免員工因為擔心犯錯而不敢提出意見。當然,原則本身也要與時俱進,根據環(huán)境和事物的變化不斷調整和升級。形成個人清晰的原則,并加以堅持和貫徹,那么成功就離你不遠了。